(一)若涉及诽谤案件中判断是否“情节严重”,需查看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是否达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是否达五百次以上。可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点击、浏览次数的相关数据记录。
(二)统计转发次数时,只计算原始发布后被其他用户独立转发的数量,多次转发同一内容按一次计算,且只有有传播扩散性质的转发行为才计入。
(三)对于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要结合网络平台的运行机制、数据来源合法性等其他证据综合判断。
法律依据: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根据司法解释,诽谤信息点击浏览超五千次或转发超五百次,算“情节严重”。
2.点击浏览次数以网络服务提供者记录为准,司法实践常让其提供记录。
3.转发次数统计原始发布后其他用户独立转发数量,同一内容多次转发只计一次,保管收藏不算。
4.数据真实性可靠性,会结合网络平台运行机制、数据来源合法性等证据综合判断。✫✫✫✫✫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诽谤信息点击浏览超五千次或转发超五百次认定“情节严重”,点击浏览次数以网络服务提供者记录为准,转发统计独立数量且需有传播性质,数据真实性结合其他证据判断。
法律解析: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了诽谤信息在网络传播中认定“情节严重”的量化标准。点击、浏览次数以网络服务提供者记录为依据,这是司法实践中获取该数据的常见方式。转发次数统计原始发布后其他用户独立转发数量,多次转发同一内容仅计一次,且需是具有传播扩散性质的行为才会计入。在判断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时,会结合网络平台运行机制、数据来源合法性等其他证据综合考量。如果您在网络诽谤相关方面遇到问题,不确定自身情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进行咨询。✫✫✫✫✫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诽谤信息“情节严重”有明确认定标准,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五千次以上,或被转发次数达五百次以上应认定为“情节严重”。点击、浏览次数以网络服务提供者记录为准,司法实践会要求其提供数据;转发次数统计原始发布后其他用户独立转发数量,多次转发同一内容只计一次,且需是有传播扩散性质的行为,保管、收藏等不计入。对于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会结合网络平台运行机制、数据来源合法性等其他证据综合判断。
解决措施和建议:
1.网络服务提供者应规范数据记录和保管,保证数据准确可查。
2.司法机关在判断数据时要严谨全面,结合多方面证据综合考量。
3.公众要了解相关规定,避免因无知传播诽谤信息。✫✫✫✫✫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司法解释明确,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五千次以上,或被转发次数达五百次以上,认定为“情节严重”。这为诽谤案件的判定提供了量化标准。
(2)点击、浏览次数以网络服务提供者记录为准,司法实践中会要求其提供相关数据记录,确保数据的权威性。
(3)转发次数统计原始发布后其他用户独立转发数量,多次转发同一内容只计一次,且需是有传播扩散性质的行为,保管、收藏等不计入。
(4)对于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会结合网络平台运行机制、数据来源合法性等其他证据综合判断。
提醒:在网络发布信息时要确保内容真实合法,避免发布诽谤信息。若涉及相关法律纠纷,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进一步分析。
相关文章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找到人
法律分析: (1)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及时找人是侦破案件和追究责任的关键。当事人或家属报警后,警方进行现场勘查,从车辆痕迹、碎片等确定车型特征,为查找肇事车辆提供基础信息。 (2)查看周边监控能获取逃逸车辆行驶方向和车牌号等关键信息,
仅凭工资流水可以认定工伤吗
结论: 仅凭工资流水通常无法认定工伤,工伤认定需多方面条件及多种材料。 法律解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要符合法定情形,像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等。工资流水只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认定工伤一般需提交申请表、劳动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是什么?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内部管理架构,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等。依据《公司法》,股东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等内设机构负责具体职能。若结构不健全,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混乱,严重影响公司发展。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
民事责任怎么样会坐牢
民事责任不需坐牢,但拒不执行判决可能构成犯罪。依据《刑法》相关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可论处刑罚。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个人信用及面临刑事追责。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民事责任常见处理为
网络诈骗从犯涉案23万怎么判
法律分析: (1)网络诈骗涉案23万达到数额巨大标准,按照法律规定,一般会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罚。这体现了法律对诈骗犯罪的严厉打击,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民财产安全。 (2)从犯的量刑具有一定灵活性。若从犯作用小、参与少、获利低且
你好,我想咨询下离婚,孩子抚养权的问题
好的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您好您是想争夺子女的抚养权吗?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你们双方对于离婚有没有协商好 ✫✫✫✫✫有法律
未成年人寻衅滋事如何处理
(一)对于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寻衅滋事,家长要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加强对孩子的日常教育和行为引导。必要时配合政府做好收容教养工作。 (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若寻衅滋事不构成犯罪,虽不执行拘留,但监护人应加强监管和教育。若构成犯罪且是严重
怎么认定欺诈行为
(一)要判断欺诈方是否存在故意。就是看他是不是明明知道自己做的事会让对方产生错误想法,还希望或者不管不顾这种结果出现。 (二)查看是否有欺诈行为。不管是主动编造虚假情况、隐瞒真实情况,还是被动不把重要信息说出来,都算。 (三)确认受欺诈方是不是因
离婚可以在法庭离吗
当夫妻在离婚、孩子抚养、财产债务处理等方面谈不拢,没法达成一致时,可选择打官司离婚。 起诉的一方要把起诉状和证据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接着法院会安排开庭。 庭审里,双方围绕争议点举证、质证和辩论。法院根据法律和事实,对离不离婚、孩子归谁、财产怎么
哪些行为可认定为重婚
(一)对于婚姻中的一方,要遵守法律和道德,坚守一夫一妻原则,不与他人进行登记结婚,也不以夫妻名义与他人共同生活,保持婚姻的忠诚。 (二)如果发现他人存在重婚行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结婚登记材料、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证人证言等,向法院提起诉讼维